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滨湖商场
  • 电话:0731-84635220

重新“回到实事本身”

时间:2015/12/28 03:30:00  来源:   作者:庞学铨   点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61期 作者:庞学铨 
 
 
    【核心提示】 施密茨说:“我四十年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克服这种传统思维范式,寻找它的某种终结。”在他看来,以往的种种努力,都像柏拉图所谓的“洞穴”那样,是哲学家为自身构造起来的传统牢狱和哲学结构,它遮蔽了事物本身,限制了人们面向世界、面向实事的视野。 

 

 

 

 

  20世纪60—80年代,德国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出版了五卷10册《哲学体系》,并称其理论为“新现象学”。此后又陆续出版了大量著作,对该理论进行专题阐述或补充、扩展与修正。新现象学是什么样的哲学?与胡塞尔开创的经典(老)现象学的关系如何?

 

  施密茨认为,西方哲学从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开始,一直由一种“心理主义—还原主义—内摄主义”的思维范式所支配,其核心是:“对于每一个意识者来说,世界可以划分为他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外部世界如果作为内部世界的对象,就会在内部世界中出现关于它的意识。”哲学家们两千年来所努力探寻的,或论证二者间的分离,或试图建立二者间的联系。但所有事物都可以被纳入这种二元结构模式吗?新现象学正是产生于对这种情形的迷惑。施密茨说:“我四十年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克服这种传统思维范式,寻找它的某种终结。”在他看来,以往的种种努力,都像柏拉图所谓的“洞穴”那样,是哲学家为自身构造起来的传统牢狱和哲学结构,它遮蔽了事物本身,限制了人们面向世界、面向实事的视野。走出这个牢狱、摆脱这种结构,回到事物本身,进入真实世界,是施密茨为自己的哲学设定的任务。在他看来,在心—物对立之间有一个人们熟悉却又从未认真想过的模糊领域,这个领域存在着各个身体的独特感受和情绪震颤之类无法纳入传统二元论模式的各种知觉现象,即自然而然的原初性的生活经验。这正是新现象学所要研究的未知而不可穷尽的领域。

 

  施密茨的哲学讨论,内容极其广泛,其具有主导意义的论题是身体、当下、主体性、情感、情景以及贯穿于各个论题的空间。这些论题和概念的用语依然是传统的,但作者赋予了全新的理解和内容,从而构成了新现象学独特的理论。其方法原则是对诸如此类的原初生活经验进行描述综合。施密茨认为,现象学及其方法的主导动机是在哲学建构中摒弃随意的假设和传统的偏见,寻找确定的可靠的基础。这一点,新现象学与胡塞尔等老现象学家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新现象学方法的基本任务则是摒弃对世界把握的二元主义方式和抽象的推论演绎,追寻包括老现象学家在内的形而上学构造所摒弃或忽视的原初生活经验,找出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重建生活经验领域。这实际上是一种经验描述和综合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将新现象学定位为生活经验现象学。生活经验是整个新现象学研究的对象领域,贯穿于新现象学的主要论题和基本思想中,成为其理论大厦的基础。

 

  一些批评者认为,他的哲学是主观性哲学。施密茨曾多次辩白,这是对他的“思想大厦的误解”,并且明确指出:“新现象学是一种完全的经验科学,决不是形而上学或思辨,即使它以自己的方法来把握旧形而上学的论题。它像自然科学一样,是经验的。这种经验是指自然而然的生活经验。”显然,从研究对象、方法及主要内容上,新现象学与胡塞尔、海德格尔以来的老现象学传统都不同,也因此被经典现象学学统的一些现象学家斥之为“离经叛道”。

 

  既然与老现象学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甚至可以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施密茨又为何将自己的哲学冠以“新现象学”之名?

 

  施密茨认为,胡塞尔提出哲学的反思应悬搁现有的事物与观念,在“回到实事本身”的基础上,建立起反思与“实事本身”间的联系,从而开启了现象学方向;胡塞尔非常严肃地致力于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第一个使现象学成为哲学的万能钥匙”。因此,“‘胡塞尔’这个名字与现象学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就像‘弗洛伊德’这个名字之于心理分析一样”。施密茨赞赏并接受回到“实事本身”现象学原则,认为现象学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被滥用的、理智文化的抽象基础,返回原初性的生活经验。但施密茨又提出,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现象学最终并未摆脱传统心灵形而上学的原则,仍然属于自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以来主导欧洲思想的旧思维范式。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书中,施密茨详细讨论了以往现象学家的理论得失,认为,海德格尔取得了巨大的现象学突破,但没有深入下去,这使得他的突破变得没有意义;梅洛-庞蒂提出了关于自然而然的生活经验的最好洞见以及良好前景,但他的思考太柔弱了。因此,有必要重新开启在“回到实事本身!”的格言指导下已经步入歧途的现象学,并提出新现象学,使哲学反思突破旧的思维范式,从高高在上的抽象理智“向下越界”,回到人的原初性生活经验。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