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滨湖商场
  • 电话:0731-84635220

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时间:2015/09/28 09:48:00  来源:   作者:周先进   点击:

 

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周先进

(2013年11月21日)

 

诚信问题既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源、立业之基、立行之本。诚信是个人和团体成事立业之根本,对于执政党和各级政府来说,诚信问题事关人心向背之大事。作为当代大学生,切实加强自己诚信品质的培养,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于我们的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等等,均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和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荀子在《修身》篇中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就是讲一个人生于社会,活在当下,只要诚信做人,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和谦让之心,不管你走到哪里,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最边远的蛮荒之地,人们也会敬重你、接纳你,否则就会将你抛弃,让你麻烦不断。

但是,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了,而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地缺失了,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做人不诚信、做事不诚信、做官不诚信、经商不诚信、学术不诚信等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价值观的缺失诱发诚信危机,这一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大学生,对大学生群体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切实树立诚信意识,努力培养诚信品质,着力营造诚信氛围,这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成才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说意义十分重大。

一、诚信的内在本质

诚信的本真涵义是什么?直古以来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核心本质就是指言行一致,不虚假,不欺骗。

首先,从诚信的字源上分析,“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字所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内源性。中国语言学的开拓者、东汉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诚信的:诚者,信也;信者,诚也。可见,诚、信两个字的含义都是指诚实不欺,二者可以互译、互训。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的是指道德主体也就是我们人类自己所具有的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表现为真诚而不虚假,诚实而不欺瞒,诚恳而不做作,主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是否真实,强调人的自我修炼,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靠,不虚伪。主要是指道德主体即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组织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言行一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侧重于处理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是否值得信赖,强调的是不自欺、不欺人。如果将二字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诚信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诚实为本,言行一致。所谓诚实,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

其次,从诚信的本质上分析,中国古代不少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将诚信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修善积德的基本起点,建功立业的根本保障。比如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中庸》中有“诚者,物之始也”,荀子在《不苟》篇中则认为“天地为大也,不诚则不能化万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自然界,宇宙万物都是诚信的,因为天地生化万物,从来不会欺诈蒙骗、弄虚作假、伪装矫饰,所以,使得万物得天地之灵气而生长,雨露滋润禾苗壮。倒是我们人类自己,常常胆大妄为,做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荒唐事情,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大自然灾难不断,如雾霾、水灾、旱灾、飓风、地震等等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健康状况造成巨大伤害,这就是人类自己不讲诚信诱发的必然结果。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可以说是非常渺小的,什么时候对天地不敬,对大自然不敬,欺天瞒地,违背自然,就必然会遭到天地和自然的严惩。正如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所说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所以,我们只能顺天而为,顺势而行,不能逆天行事,不能逆着来,否者,自然界就会惩罚你、修理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分析诚信,中国古人最有智慧,资源也最为丰富。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认为:“思诚,人之道也。”强调的是一个“思”字,即如何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中庸》篇中讲“诚之者,人之道也。”强调的是应该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大学》中讲“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强调诚信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而且将诚信上升为齐家和治国安邦的根本,立意可以说非常高远;荀子更是把诚信看成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极致和齐家治国的根本原则,他在《不苟》篇中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则认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建功立业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依据,他在《朱子语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惟立诚才有可居之处,有可居之处才可以修业”,“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于诚敬”,“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当代学者以及有关辞书、词典对诚信的本质也有诸多阐释,归结起来主要是指言行与内心一致,不虚假,不欺骗。可见,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是诚信的本质。

第三,从诚信的功能上分析,“诚信”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立德修身的基本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诚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甚至根本的道德价值标准,是每个人安身立命、成事立业的基础。《大学》开宗明义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命题。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有道德、有尊严而受人尊敬的君子,那你首先就得修养你的内心品质和人格,要在言行举止上取信于民,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个“取信于民”实际上就是你必须诚实守信。如果一个人失信于民,事事处处欺瞒愚弄别人,他就不能够取信于民。所以,做人应诚信。当代大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内修其德,外施其用的有德之人,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但是,当代中国,不诚信的现象依然存在,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其一,中国的诚信指向主要的是自下而上的单向指向,即下对上、晚辈对长辈必须讲诚信、讲孝道,而上对下、长辈对晚辈虽然也强调要诚信,但更多的是以“威”“信”于下。其二,中国人讲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内心修养程度,社会的制约性即制度的约束力和法律的制裁力不是很强。由于在制度和法律方面缺乏对失信、违德行为的有效执行力和成本效应,从而就导致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官员、一个企业甚至一级政府等等失去诚信以后,往往得不到有效约束和治理。而在西方国家,如果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级政府一旦失去诚信或违背诚信就要终身受影响正是因为我们国家对诚信缺失的监督和惩处力度不足,从而就导致了我们诚信建设方面的缺陷,也为整个社会诚信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人为什么要讲诚信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家国的和谐之基,也是社会的发展之源。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诚信”,以诚信为修身、齐家、治国的准则,如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中庸》篇中有“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论述。北宋思想家周敦颐指出:诚是一切道德的本源,只有坚持“诚”,才能使各种道德相应地发挥作用,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天下太平。由此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当代,诚信又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2001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2006年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诚信友爱”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倡导“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以明确,等等,都是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作为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和动力。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如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未来整个中国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的建立。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努力加强诚信建设意义格外重大。

讲到诚信问题,中国古人最有智慧那,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对信的记载是这样的:“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就是说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往往是他心志和思想的表达或反映。所以,话语一旦说出,就必须讲诚信,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一个人做人做事没有诚信,不讲信用,谁还敢同你打交道,谁又能同你打交道,即使先前不了解你,同你打交道,被你骗一次,保证没有第二次,如此,久而久之,你只能成为孤家寡人,一事无成。所以,我们大学生如果要成就自己的一生,使自己一生事业有成,功业发达,人生顺风满帆,你就必须牢记一个“信”字,即要以言行取信于人。

所以,诚信对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大学生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影响力,她是我们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立足社会、成就人生的根本保证。但是,大学生群体中诚信缺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下面,我略举几例来证明这个问题。

第一,学习上诚信缺失。如今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论文造假现象屡禁不止,而且花样翻新。从考试方面来说,首先是作弊队伍不断壮大,考试作弊不仅仅限于平时学习懒散而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的学生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且许多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为获得高额奖学金或助学金也纷纷加入作弊行列。其次是作弊面更广,不仅课程考试、期末考试作弊,而且在一些全国性的重大考试如英语和计算机过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种社会选拔考试等等,也铤而走险作弊。再次就是作弊手段不断翻新,由过去的夹带小抄发展到找“枪手”替考、利用高科技和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作弊等等。从学术论文方面来说,抄袭已成为大学生论文造假的家常便饭。特别是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网上一网尽收眼底,学生全文下载,一字不改,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完事了,滥竽充数、蒙混过关。而我们的监管又不严,更加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展。

第二,言行上诚信缺失。一是将父母亲给自己的学费据为己有,大手大脚地花钱而不记后果,如买高档手机、电脑和消费品等,致使拖欠学费。二是弄虚作假,制造困难信息,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贫困补助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是不按时偿还助学贷款,甚至违约逃避偿还助学贷款。四是不履行自己的承诺。比如在对待就业问题上,有的同学为了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单位,在推荐表上虚构简历,伪造荣誉称号,篡改学习成绩,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随意撕毁就业协议等等五是公共道德缺失,比如有的同学在公共场所不讲诚信,与人交往不讲诚信,网络交流不讲诚信甚至发布一些有违事实的言论与虚假信息,混淆视听,等等。

这些现象,已经对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的扭转这个局面,必将导致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混乱和社会征信系统的失落。当然,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管理上的漏洞,甚至可能还有国家政策失误导致的原因,但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原因。我认为,诚信是人的一种品格、一种操守、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涵养。一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如何,关键要看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诚信状况如何。讲诚信,始终离不开每一个具体的人。如果人人都讲诚信,那么整个社会的诚信大厦就会建成,诚信之风便会盛行因此,诚信的构建,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严格自律。

三、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究竟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下面,我想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社会现实,谈一谈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引起我们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作为大学生,我们始终代表着时代的潮流,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承者,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诚信度,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仅关系到社会能否承认他们是“合格的大学生”,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与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和自为品格。

第一,就是做人要诚实、真实、真诚,不自欺欺人,不弄虚作假,不伪装矫饰。这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诚信的基本内容。比如说公元前13世纪,远古犹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就有“勿作伪证以陷害人”或“勿撒谎害人”的记载。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把“忠”和“信”作为人特别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九种道德观念排在了前两位。《大学》中有就这样的记载:“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南宋教育家陆九渊也有过这样的说法:“由其不欺于中而言之,则名之以忠;由其不妄于外而言之,则名之以实。”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周围的人,你都不能自欺欺人、言行不实、弄虚作假。如果你内心不诚实,做人不真诚,表里不一,谁都不敢跟你打交道。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当下,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处于人生成长发展期,生活于集体环境中,每天都会与同学、老师就学习、生活、成才、人生等问题开展交流,畅谈理想和人生。遇到高兴和幸福的事情会与同学、老师分享,希望与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幸福;遇到不顺、烦心的事儿也会向老师、同学倾诉,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果你不诚信,言不由衷,一旦被他人识破,那你就将失去同学、老师的信任、信赖,今后,其他同学、老师同你交往时,总会留下信任缺失的阴影甚至戒备心理。这肯定于你成长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真实,要忠诚,要实在,不能自欺欺人,不能弄虚作假。

第二,就是做事要讲信用、践承诺、履契约,或者说不失信、不违诺、不爽约。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人类不讲信用,不践行诺言,时刻毁约,那这个社会就会一团糟,就会出现信任危机,就会人人自危。所以,从古到今,无论是思想家、政治家还是社会活动家,都特别强调诚实守信的价值和意义。如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其著名的社会团体行为规范汇编《金言》一书中,明确规定第一条规范就是“敬重誓言”,也就是信守承诺。在罗马法典中,守信,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中守信,比如遵守契约、欠债还帐等,被视为是正义的、天经地义的根本要求。在大多数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们看来,诚信的试金石就是契约,一个人是否诚信以及有多大诚信,关键是看你遵守和履行契约的程度。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一直认为诚信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根本原则。如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就明确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人立于社会,要成就事业,就必须要讲信用,重承诺,否则,你就会一事无成,甚至已经取得的基业也会因为你的失信而毁于一旦。春秋时期另一位历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成公十七年》中写到:“人所以立,信、知、勇也。”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事业有成的三个关键品质:信用、智慧和勇敢,而讲信用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讲诚信,重承诺,否则,就不会有人愿意同你打交道,那你的事业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和顺当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讲诚信,今后走入社会了,要成就自己的事业,也一定要讲诚信,人生一辈子都要讲诚信。在学校不做假,走入社会不做假,一辈子不做假。始终坚守自己的操守,信守自己的诺言,如此,我们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使自己一生顺风满帆地发展。

第三,就是交往要相信、信任、信奉,或者说不怀疑、不猜忌、不阳奉阴违。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也无论是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组织,还是组织对组织、组织对个人,都必须彼此相信和信任。如果没有个人或组织内在的诚实、真实、真诚,没有个人或组织外显的守信、践诺、履约,就不可能有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组织、组织对组织、组织对个人的相信、信任、信奉。对此,我们的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也有非常精辟地论述,比如孔子就提出了著名的治国安邦三大法宝:足食、足兵、民信,并且明确指出“民无信不立!”就是说,如果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那么政府就不可能领导人民,政权也就不能建立、巩固和持续存在。这是从政权的角度分析。

那从个人的角度分析也是这样。我们时常讲一句非常通俗的话,也是佛家用语,叫做“心诚则灵”,说的是只要诚意,就能产生灵验,或者说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就是说无论你是做事还是做人还是与人交往,都要诚其心、奉其言、端其行,只有如此,你周围的人,你要去办事的机构、组织的办事人员,才会相信你、支持你、接纳你、援助你,那么你的事情才能顺利办成,否则你将会一事无成。

我们现在主张要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我认为,诚信体系的支撑大梁永远只能靠我们每个人,众人划浆开大船,人多拾柴火焰高。只有每个人都具有诚信思想和意识,整个社会才能诚信。

以上是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方面谈诚信问题,那么从家庭美德方面,我们又应该怎样讲诚信呢?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要具有忠诚、孝敬、和睦之心。我们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到成家立业,父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教育培养我们成人,多不容易呀!生病了,父母亲带我们求医、寸步不离地守侯在我们身边,甚至想替我们生病,生怕我们受伤害;上幼儿园、小学了,父母亲天天接送我们上学、回家,生怕我们受委屈;进入初中、高中了,父母亲天天为我们祈福,希望我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有的父母亲甚至不惜辞掉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或放下自己心爱的事业,来陪我们读书;上大学了,父母亲天天为我们的学习生活牵肠挂肚,时刻盼望着我们的音信。这一切的一切,只有自己的父母亲能够做到。

那作为我们来说,又做得怎样呢?你在父母怀里无忧无虑地生长,你撒娇、叛逆、赌气、长时间不给父母电话,你的父母哪一样不是默默承受着啊!你知道父母心中的那份牵挂和痛楚吗?你又知道你的一点一点的进步、发展,凝聚了父母亲多少心血吗?你不知道的。那我来告诉你:“儿行千里母担忧”阿。

所以我就常常想一个问题,我们要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回报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亲呢?答案其实很简短,就是你经常给你的父母亲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短信问候就可以了。要知道,在父母亲的心中,我们永远是父母亲摸不掉的痕迹,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你身在何处,地位有多高,事业有多大,你永远都是父母亲的牵挂者。

这就是我今天就诚信问题同大家交流的几个问题,也是我的所思所悟所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