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 王建栋 张庭兰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和重要的科研工作。协助主渠道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是高校关工委的重要任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在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有的青年教师理想淡漠、信仰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在这种状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培养青年教师尤为迫切。中共中央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是引领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科学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1.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际上,各国之间的文化和经济的交往日益频繁,大量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思潮,影响和渗透着我国的思想领域,冲击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也随之变动,这些社会变革在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物价上涨等现象必然会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指出了“三个倡导”,再次表达了党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了精神内核,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宣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青年教师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从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增强政治辨别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效地防范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2.是高校承担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必然选择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素质,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行为,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是否成为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对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促使他们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向学生传授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方面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实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命。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博士毕业,知识深渊,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强。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仍存有功利主义和务实的个人主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的观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理想信念决定发展方面,决定发展行为。对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青年教师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青年教师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使青年教师增强抵制贪图享乐、不求进取、个人主义、追求功利等错误价值观的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端正态度、净化心灵、自觉提高综合素质,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1.政治信仰迷茫
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基础性和决定的作用。在全球经济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传统与现代、东西方观念的激烈撞击,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思想活跃的高校青年教师,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极为受到冲击,少数青年教师由于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导致盲从心理,出现是非价值观判断模糊,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缺乏理性、辩证的分析,甚至片面运用西方不正确的理论评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职业倦怠严重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他们教学任务重、科研和生活压力大,还要应对各种考评与检查,而且工资待遇也比较低。到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都是比较优秀的,当他们对教师职业的地位、作用的认知与所期待的满足感产生偏差时,就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这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工作与生活压力大,使高校青年教师没有时间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从而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一些青年教师受到功利主义影响,重科研轻教学,轻视教书育人,轻视道德修养,消极对待职业,敬业精神不强,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从而导致青年教师缺乏探索学科前沿的视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3.社会环境干扰
由于社会监管体制不完善,出现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不良社会现象。此外,社会道德的缺失、贫富差距的加大、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不良风气的泛滥,客观上对高校青年教师造成了思想干扰,从而对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培养带来负面的影响。
4.道德诚信缺失
多元的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导致道德修养滑坡,诚信意识缺乏。一些青年教师教学敷衍,学术浮躁,违背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道德,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行为。有的青年教师存在道德缺口,用有悖于师德的不良言行影响学生的心灵,动摇了学生的理想观念,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举措
1.提高认识水平,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育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关系到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提高认识水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发挥我党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制定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系列措施,加强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突破口,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提升理论素养,坚定政治信仰
当前,在思想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多样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实践,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要尊重差异、包容选择,争取最大的思想共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专题报告、讲座、知识竞答、参观访问、参与社会实践和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
在学习中,既要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也要介绍西方各种理论流派,让青年教师在比较中认识真理、掌握真理、把握方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信念和信心;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自觉地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从而更好地抵制社会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3.培育政治意识,立志报效祖国
青年教师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的冲击,使部分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国家观念和党的意识淡化等问题。这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共产党革命史以及民族精神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教育,将建国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进行两个对比教育,以培养青年教师的政治意识,使他们既能放眼世界,又有爱国、爱党的情怀,正确处理好个人梦想与祖国梦想的关系,从而奋发图强、务实创新、立志报国,积极投身党的教育事业,为实现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
4.提高道德品质,进行荣辱教育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道德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西方思潮冲击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和引导青年教师,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应对国内外各类事件中做到讲国格、重人格,在面对道德是非时学会判断、学会取舍、学会选择,学会自律,将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变为内心的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内化为坚定的信念。
青年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师德为上理念,不断完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青年教师任职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晋升、评奖、考核、聘用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5.坚守职业操守,注意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师的责任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这就必须做职业操守的自觉坚守者。因此,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要努力成为治学严谨、业务精湛、倾心教书育人的教师;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投身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6.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实践培养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方法。除向青年教师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外,高校还组织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养成。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出校门进校门,普遍存在生活阅历少,缺乏社会实践和艰苦环境的磨练。因此,只有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行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开展志愿服务,体验了解社会,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增强“育己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培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师核心观念。另一方面,增强青年教师实践育人的意识。青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这样就会把高等学校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
7.强化党团组织,形成培育合力
基层党支部和团组织在青年教师思想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年青的党团干部都是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出色的青年教师。他们责任心强,积极进取,而且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基层党团组织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系、团结、教育青年教师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榜样示范作用,使他们既能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尤其党团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又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人格魅力引领师德师风,以充分发挥党团支部政治核心和政治堡垒作用。因此,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构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相关单位和部门相配合、各基层党团组织具体实施、全体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培育合力。
8.关注利益诉求,解决实际问题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主要教学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对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最终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潜能,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因此,高校要以人为本、关注他们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生活中的合理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创造更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学习中,要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在教学中,要主动为青年教师减压,适当减轻青年教师课程数量和课时数,鼓励青年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科研中,要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供与专家交流的机会;在生活中,要关心和爱护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不断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安心工作,潜心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