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是否还会选择现在的学校?”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系的2010级学生叶紫君,坚定地选择了“是”。
短短的迎新周之后,叶紫君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学校。她对妈妈说,很想和那些博士生一样,一直留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上学。
开学前两周,学校给她寄来厚厚两本新生手册和学生会宣传册,附带需要预备的各种物品清单。从新生该如何入手创建自己的社团,到如何应对紧张情绪和压力,手册中事无巨细均详细列明。
新生周里,学校更是邀请家长参与迎新活动,“深度”游校园,面见孩子导师,加强沟通;各门选课老师汇聚一堂自我推介。
“在伦敦政经学院,‘迎新周’绝对不是走个形式给学生和家长看。它的真正意义,是让我们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积极的心态,去迎接随之而来的全新人生——大学生活。”叶紫君说。
武汉某省属高校2010级新生黄磊则没那么幸运。
黄磊至今记得,刚开学时,因为自己对校园不熟悉,第一次从图书馆出来就迷路了。找不到寝室、找不到教室在黄磊的大学初期频繁上演,而偌大的教室里教授上完课很快消失,没办法提问也让他困惑了很久。
事实上,黄磊的遭遇是国内很多高校新生入学时都会有的经历。
近日来,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淘宝体、存折、游戏光盘……通知书争相贴近90后。一些高校更是首次与新生微博互动:新生咨询,你问我答。
国内高校录取后的新生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温情。但对于如何帮助新生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高校给出的答卷似乎不太令人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新生入学面临诸多适应问题。
迷茫的大一
“学习问题”成为59.6%的2010级新生和52.2%的2009级新生入学后遇到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36.2%的2010级被调查新生表示入学后“缺乏学习动力”,2009级新生有着同样感受的则占到29.5%。“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的2010级新生占32.4%,2009级中该比例为26.2%。
麦可思的相关专家分析说,国内的高中教学方式和大学教学方式差距较大。进入大学后,松散的教学管理、讲座式的授课、师生之间不频繁的沟通模式和不经常出现的学习反馈,都会让一些新生感到难以适应。
武汉一所理工类大学高教研究所的李老师将此称作“迷茫的大一”。
李老师曾经和被学校劝退的学生做过交流,让他惊奇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毕业后你想干什么?”
在李老师看来,小学、中学阶段,这些孩子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就是考大学,家长和老师所有的引导也基本上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进入大学,他们的目标和压力一下消失了,没有新的导航,自然会出现学习目标的模糊。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第二大难题,2009级新生遇到人际问题的更多,达41.3%;2010级略低,为38.2%。人际问题中,主要压力来自异性和室友。近两成的2009级和2010级新生“交异性朋友有困难”,一成多的新生“与室友相处不融洽”。
“学校生活条件不方便”、“学校食堂饮食不习惯”、“与他人作息时间不协调”是新生遇到的三大主要生活问题。在接受调查的2009级和2010级新生中,有着类似困惑的新生均超过一成。
事实上,这些细节问题同样导致了“新生不适综合征”。
今年年初,山东工商学院心理咨询室对上半学期接待的500多名学生做过统计,其中六成是大一新生。
有媒体资料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左右,大学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中,70%以上的人在入学初期有适应不良的表现。
叶紫君说,在国外,评估大学质量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去问学生‘如果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是否还会选择现在的学校?’”
在麦可思的调查中,2009新生和2010级新生入学3个月后对大学的满意度分别只有22.5%、29.6%。
缺席的教育
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大一新生也收到高校一同寄去的《大学新生指南》、《入学须知》。在入学后的时间安排中,入学教育一项一般为期一到两天。据武汉科技大学学工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入学教育主要包括校史教育、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党的基础理论教育等。这些教育多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集中在新生入学之初。
录取通知书发放后,新生们多在微博、QQ群、校园BBS、贴吧上交流,寻找未来学校的相关信息,以期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由撰稿人若尘直言,我国基本没有“入学前的准备活动”这个概念。
从去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都延长了入学教育时间,将过去的短期集中教育,发展为入学时的集中教育和入学后的持续教育,集中教育仍以传统的讲座式教育为主。但这些教育由于缺乏互动沟通,往往流于形式。
刚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的夏歌(化名),对大一开学的入学教育没什么印象,甚至不记得曾经有过这回事。报到、见辅导员、开年级大会、军训,紧接着国庆放假,返校后就正式上课。她差点就忘记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给大家普及了校史校情。
至于专业教育、职业规划,这些都出现在夏歌的大三、大四学年。大三搬到学校本部,她第一次见到专业老师,听老师讲了一节课的专业概况、就业前景。大四上学期,学院的一位辅导员老师给他们上了就业指导课,考试就是交一份简历。班里找工作的同学都不愿听,考研的就更不愿意听了。
武汉科技大学高教所特约研究员李灿华分析说,入学教育能否取得效果,要看学校教的是不是学生实用的、想学的、爱听的。学生愿不愿意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过学生辅导员的北京科技大学的刘俊则认为,学校对新生缺乏细节方面的指导,对新生的关怀和引导不够人性化。新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并给予必要的引导。
“新生导航”影响孩子一生
与国内“程序化”的入学教育不同,国外高校普遍重视新生教育,在新生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中,承担了更多的引导责任。
早在1888年,波士顿大学就为新生开设了“导向日”(Orientation Day),以帮助新生做好定位。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高校面临适龄入学人数下降、大龄学生增多的局面,“新生向导”的开展和成效直接影响到留生率(即在校学生数占开学时注册人数的比例)和学生满意度,事关学校的“生死存亡”,“新生向导”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它被视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起点。
“新生周”也是美国高校最主要的“新生向导”模式。其间既有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有学生会、院系组织的活动,学校和学生会的活动偏重生活,院系的活动偏重学业,内容无微不至。“新生向导”除院长的讲话和致辞外,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和老师的自由交流。
此外,“新生向导”模式还包括入学前模式:安排在暑假期间,是学校对外宣传和吸引学生入学的手段之一;新生课程模式:安排在第一学期或整个学年,更为系统,因此能为新生提供较多内容和较长时间的指导。
麦可思首席专家王伯庆,对女儿2002年12月收到哈佛本科学院(Harvard College)录取通知书后,哈佛开展的招生攻势印象深刻,“从接到这封录取信开始,女儿跟哈佛的关系就完全改变了,以前她追哈佛,现在哈佛追她。”
哈佛的招生攻势全面而细致:让来访的被录取人住进老生宿舍,让新生开派对;入学前几月,邀请新生父母写一封信给哈佛本科院长,介绍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家长的关注点,以帮助学院更好地服务于新生,如搭配合适的室友;“新生周”全校围着新生转,让新生感觉很“老大”;为新生父母安排“父母周末”,参观孩子宿舍、选听孩子的一堂课、在学校食堂吃饭、参观校医院。
王伯庆说:“没有名校可以在优秀生源面前端起身段,名校之所以是名校,靠的是优质生源。如果北大能对北京市的三名文科第一和一名理科第一展开‘哈佛招生攻势’,也许这四名状元未必弃北大而投港大了。”
适龄入学人数下降也是我国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据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全国高考生源从2008年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专家分析,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国内高校将不得不重视开展全面有效的新生教育,来吸引足够的生源。
该报告认为,国外高校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这将对他们整个大学生活甚至一生带来巨大影响,“无疑这值得国内高校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