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添异彩 学子陶情操
——记组织开展“女红工艺”素质教育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关工委
在“立德树人”、“关爱育人”工作中,关工委发挥“配合、补充”作用的活动方式有多种多样。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关工委根据实际,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组织“五老”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现代女红工艺”课程,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结、串珠、丝网花、十字绣、剪纸、布艺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中提出的关于“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专长,逐步发展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激发了我们搞好这一传承活动的满腔热情。晚霞添异彩,学子陶情操。这一活动深受学生欢迎。迄今为止,先后在校内、外开设了101个班,培养学员5000余人次。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社区与教育》和《关心下一代》会刊分别刊发了我校“五老”开设女红工艺课的图文。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2013年第9期重点推介了我校关工委组织开展“女红工艺”素质教育活动。2013年10月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品牌工作”经验发言介绍。
一、精心组织,关工委主动作为
校关工委在开展“关爱育人”的工作中,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欣赏美、爱好美、创造美的心理特点,组织“五老”在学生中开展了这一活动。首先,在公共管理学院开班试点,校关工委拨出3000元启动资金,用于购买基本材料和印制资料。试点成功后,陆续在全校各二级关工委组织开展这一活动。
为了不断增强“女红工艺”课程的教学效果,校关工委把担负这一教学的多位“五老”组织起来,成立了“女红工艺教学科研组”,负责教学和研发工作。为了展示和巩固“女红工艺”的教学成果,校关工委分别于2008年5月、2010年4月和2012年5月举办了三次“女红工艺”素质教育成果展,各学院关工委积极选送学生的作品,每次展出都评选了一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校关工委于2011年3月专门编印了一本《女红》画册,2012年5月为庆祝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又组织编印了《夕阳无私爱》“女红工艺”素质教育成果专辑。从2007年以来,校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讯》、师大校报等还多次专题报道“女红工艺”在校内开展的经验,为“女红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加油打气。
二、热心传授,“五老”真情投入
校关工委先后聘请十多名退休的掌握女红工艺技艺的女同志,组成女红工艺教学科研组。这些老同志发挥“五老精神”,她们德艺双馨,真情投入,无私奉献,深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现任女红工艺教学科研组组长、校关工委委员陈光珍老师,是中国女红工艺领域手艺精湛的多面手。她悉心研究,苦心琢磨,为了制作一件新作品,常常编织到凌晨两三点钟才休息。数年来,陈老师共创作编织了串珠等类作品360多件。她编织一件名为“龙的传人”串珠工艺品用了约14斤共5000多颗不同颜色的珠子。因其精湛的中国女红工艺和热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事迹,于201 1年4月被长沙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授予市级十佳“优秀民间艺人”荣誉称号。陈老师家里经常有学生上门请教,她每次都十分热情地接待学生,耐心解答和示范女红工艺制作中的难点,有时还给学生提供吃的喝的,学生每次都是心满意足地返回。陈光珍老师不愧为学校素质教育课的优秀教师,她多次被评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还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校关工委原委员郑兆安教授,年过七旬,但她仍十分热心这一活动。她指导的公共管理学院“爱心编织社”学生学习丝网花、串珠和立体绣,不厌其烦地纠正、修改学生制作中的细节。在她和其他几位“五老”的帮助下“爱心编织社”的同学制作了一批批精美的作品。他们将作品义卖,筹集善款,帮助了很多贫困学子。郑老师也十分高兴地把自己制作的一些作品参与到义卖中。她既为学生传授了手工艺制作的技艺,也传递了她的一份爱心。她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校关工委先进个人。
女红工艺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个个都是一样,不辞辛劳,学生对授课的老师充满感激之情。同学们说,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表扬是我们进步的主要动力。要感激教我们编织的老师,是你们辛勤地传授,手把手地教,我们才掌握这门技能。如果没有你们,那我们也就少了很多乐趣和自豪。还有的同学说:在作品展中,很高兴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非常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是您让我们掌握了一门手艺,在此,请允许我真诚地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女红工艺老师制作的许多精美作品陈列在校关工委“女红工艺展览室”。教育部关工委主任田淑兰参观了这一展览,对精致的工艺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对我校关工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女红工艺活动的开展秉承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宗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她希望湖南师大关工委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充实“女红工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为弘扬现代女红工艺做出更大贡献。2010年6月中国关工委和2011年4月教育部关工委分别成立20年庆典活动时,还点名我校关工委送去“女红工艺”作品参加展示。2013年4月,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汪祥欣同志在北京参加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干部学习班期间,田淑兰同志在接见汪祥欣同志时说:你们组织“五老”开展的“女红工艺”素质教育很有特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品牌,望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
三、开心受益,素质教育结硕果
校关工委开设“现代女红工艺”课程。,使得学生多方面受益,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2007年旅游学院将女红工艺课程申报师大楚源素质训练课程,当年就获得学校“十佳训练课程”称号,并连续五年殊荣。该院2006级艾同学说:“上了女红课后,认识到‘女红’,亦如‘武功’,绝妙之处在于心性的修炼,是凝聚了至纯至真至静至柔的女孩儿的心血。重新拾起的女红,不仅唤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女红久违的回忆,迟到的欣赏,更唤起了我们保存她,爱护她的责任心,和发掘她,弘扬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可见,学生学习的收获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艺制作。又如公共管理学院的“爱心编织社”,学生通过学习手工艺制作后,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进行爱心义卖,并设立了“爱心基金”,使贫困学生获得经济援助。到目前为止,“爱心编织社”已编制作品上千件,义卖所得基金一万多元,爱心基金已帮助贫困学子300余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学习女红工艺后,有的同学把自己做的作品送给妈妈作母亲节的礼物,有的把作品当礼物送给外国朋友。她们十分有趣地说:家人和朋友都很好奇,我终于可以显摆显摆了。这不仅是她们自己收获了喜悦,也传递了美和快乐。文学院对外汉语班的刘同学说:学习中国结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每次回到宿舍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将课堂上学的东西再做一遍,看着简单的一根
绳子在自己手上变成一件漂亮的作品,真是充满了成就感。这种感觉代表了很多同学的心声。
“串珠子,就好像自己在亲手编织自己的梦,当自己的梦因自己的努力成为现实时,我们的心也会飞起来。”参加女红工艺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体会到了女红工艺课带来的享受和欢乐。
这一文化传承活动,还辐射到了周边大学,江西师大关工委派专人来我校学习。2009年11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听取我校关工委负责人介绍“女红工艺”素质教育情况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师大关工委亲自组织倡导在大学生中制作手工艺品的做法,这既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大学生的欣赏能力,陶冶了情操。你们组织“五老”在大学中开设此门课很有意义,使学生不但乐于去学,乐于去做,而且乐于去传承,发扬光大。这是你们的亮点。此门课程,已列入学校文科实验基础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