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滨湖商场
  • 电话:0731-84635220

心专意定,问学之道也

时间:2017/09/14 10:2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心专意定,问学之道也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李家乐

 

学,识天地之本,察万物之理也。纵观古今有大成者,惑而解之,疑而思之,学而辩之,不求他物,是为乐矣。

                                   ——题记

 

《孟子》中记有一文,大意为春秋时期,一位名为秋的棋圣指点两个学生学习棋艺。其中一名学生专心致志,另一人却心想何时大雁掠过,“思援弓缴而射之”。两人有着一模一样的学习环境,却注定走向两个不同的终点。究其本因,只能是内在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态度,往往是决定成败的最后一道标杆。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优秀人物,不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专注。所谓成功或优秀,无非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一些人更投入。

更专注,意味着对所做之事更加敏感。眼中所观,耳中所闻,心中所想,无一不指向手中所做之事。如此,又怎能不比心猿意马者做出更好的成绩呢?

求学可做到心无旁骛的人,大都懂得“学”之必要性,思想上更为专注。何为学?为何学?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阐述了求知问学的本质,也印证出心无旁骛的重要性。

首先,何为学?求知问学,是了解大千世界的主要途径。善学者,将学习看作对自我好奇心的一种满足,他们一心渴求智慧,希望窥探事物的奥秘,并以此为乐。心浮气躁者却如井底蛙,眼中盯着的只是浮华,心之所系也只是自己眼前的那一点可悲的天地,世界之大,万物之精彩,只是视而不见,庸庸碌碌,对未知全无兴趣。谈到学习,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不舍昼夜、伏案苦读的画面,但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好奇心,眼中的花鸟鱼虫,身边的一草一木,无不蕴藏宝贵的知识,值得我们去探求。所谓“一粒沙子中有一个世界”,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为何学?回顾中华泱泱五千年历史,一切的光荣都终结在列强侵略的铁蹄下,而这一切都系于清廷的自恃强大和锁国闭关,自以为天朝鼎盛,无需学习西方技术,最终才落得坐以待毙的悲惨下场。时过境迁,但我们又怎能忘记这惨痛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这五个字已经深深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上。周总理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于是便用一生的奋斗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当下,祖国复兴的光荣使命即将落到我们的肩上,我们如若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投身学习、积累知识,又这么扛得起社会的重担呢?毫无疑问,我们不愿历史的悲剧重演,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洗刷我们的耻辱,振兴中华民族。而从个人层面来看,一个人一生如白驹过隙,开始的十年懵懵懂懂,还不能充分理解学习的意义;人生的最后十年往往体弱多病,既无力,也无心学习。假若一个人可以活到70岁,掐头去尾,再减去不得不在工作、家庭等因素上分配的时间,真正能留给我们安心进学的时光寥寥无几。我们如若对这些宝贵的时光采取松懈的态度,任其从指缝间溜走,将会追悔莫及。学习是输入过程,是提高思想高度和思维能力的源泉,没有输入的来源,若还想要精彩的输出过程,岂非天方夜谭?

在人生的航道上,难免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心中若没有一个恒定的标杆,任其一个风浪,便可让人迷失方向,荒废一生。以学为乐者,意定心专,任其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心存求知问学之道,懂得何为学,为何学,心无旁骛地沉迷于探求知识的同时,多彩的人生已然画出绝妙的一笔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