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莫夫就开始介绍这个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中间有个学生说他的一个老师也像这个人一样疯狂。瑙莫夫就问这个教授的名字,学生说他不知道。瑙莫夫又问“那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经过长长的一阵沉默后,这个年轻人说“不知道。”
瑙莫夫说“我非常清楚许多学生选我的课只是因为要拿学分,未必是冲着我这个老师来的,但是有些学生连授课的老师名字叫什么都懒得去查一下确实让人感到恼火。”
闸门一开,餐桌上的其他教授也开始讲述自己遭遇的故事,齐声感慨校园中好奇心丧失的严重性。这些在美国最好的大学任教的教授们的经历和我的许多书评家的抱怨不谋而合。
教授们都不否认这种无知没有什么新鲜的,---学生们总是有很多东西不知道,或者说他们实际知道的比他们以为了解的要少得多。但是在过去,无知往往被看作很丢人的事,而且是努力学习的动机。在过去,学生们因为不了解某些知识就很苦恼,要加倍努力以便弥补差距。有个书评家斯坦利?切奇伯格(Stanley Trachtenberg)就曾经说过“问题不是他们知识缺乏,而是他们对知识缺乏满不在乎。”
好奇心的缺乏尤其让人担忧,因为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文化。不幸的事,这个趋势看来是不可避免,难以扭转的。
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掌握任何一门学科---计算机,人寿保险,医药等需要了解的信息都是按几何数级迅速增长,我们都被迫成为专家,对越来越狭窄的东西了解得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因素:把工作当作生活核心的观念,以及由于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竞争让工作的稳定性荡然无存的恐惧。因而,在充满恐惧的新时代学生上大学不再是为了开阔胸襟和思想,而是要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用新闻媒体的话说,就是他们只找对他们有用的新闻。
毕业以后,他们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掌握潮水般涌来的信息,以便帮助他们保住自己随时都可能丢掉的工作。忙得晕头转向之下,就没有什么时间来学习和生活鞭长莫及的课程了。
当今文化中生活狭隘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面对无边无际的知识,互联网把它们切割侯塞进更加专业性的小空间里,可以为哪怕最微小的领域提供山一样多的信息。难怪普通知识的最后一个主要出口----报纸的读者也在萎缩。当读者只关心他们关心的事情,了解新东西,更多东西的欲望就像早晨的露珠一样迅速消失了。
真正有趣的事情在这里。 为了说服自己适应这些紧急需求的努力,我们的文化尽量弱化知识,文化,历史,传统的重要性。 不久前,学生可能在承认没有听说过作家的时候感到不好意思。但是现在,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尴尬。
你上次遇见因为不知道什么事情而感到尴尬的人是在什么时候?
其实,并不总是这样的。 我的父亲,一个在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的移民,就渴望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因为早早参加工作,不能上大学,他就设法读最好的书,听最好的音乐,学习人家吃沙拉的时候用什么叉子,观看舞蹈家和好莱坞明星佛雷德亚斯坦(Fred Astaire)怎样戴帽子,怎样系领带,渴望像优雅人士那样的生活。
那个心态好像随着老爸的去世跟着消失了。 充满激情的努力学习正确的,合适的,重要的东西,以便让自己生活更完美的文化现在没有了。
公平的说,60年代出现的对高雅文化和传统的攻击有巨大的贡献,至少让人们关注到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边缘人群的声音。
不幸的是,这个新自由意外地冲击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受人尊敬的高雅人士不是因为他的银行存款多或者名气大,而是因为他知识丰富。可是现在的主流社会尊敬的人不再是生产或欣赏代表人类最高成就的人。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公司化个商业化来不断推动一波又一波最新潮的东西出现。
人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美国文化追求现在,抓住当前,把手头的工作做完的倾向把追求丰富,完美人生的人文教育的根本基础----为知识本身而学知识的观念被推倒了边缘。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奇怪的事---在任何事情都值得了解的世界,值得了解的东西什么也没有。
译自:“Lack of curiosity is curious” By J. PEDER ZANE
http://www.triangle.com/books/zane/story/2833105p-9283263c.html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