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第十六期(总第125期)
园艺园林学院“人生理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情况交流之三)
邀请十八大代表石雪晖参加
“贯彻十八大精神与人生理想”座谈会
11月22日下午,园艺园林学院举办“贯彻十八大精神与人生理想”座谈会,邀请本院十八大代表石雪晖教授参加。学院领导、关工委老师和学生代表90多人出席。石教授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是全院学生最敬佩的老师,听说她要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都踊跃参加。
石教授介绍了十八大的盛况,汇报了大会的主要精神,重点谈了基层代表最关心的教育和“三农”问题,她深切感受到党对教育和“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亲切关怀,也深感做为农业大学的一员责任的重大。她强调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她指出:农大的同学们,要学以致用,要反复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不断加深理解,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贯彻,这样才能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最后,石雪晖教授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座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在大学期间要刻苦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会同学一致表示很受教育,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人生理想努力奋斗。
“人生理想”主题班会情况摘登
1、中药班主题班会
主题:理想点亮人生。活动内容是讲故事,谈感想。
贺蓓文同学讲了皮尔·盖茨的成功故事。皮尔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演员,因为家贫无法上舞蹈学校,父母送他到缝纫店当学徒,他很苦闷,想自杀。在绝望中突然想起他崇拜的“芭蕾音乐之父”布德里,决定写信求布德里收他做学生,信中最后说:“如果一个星期内收不到回信,就只好为艺术献身了。”很快收到了布德里回信,信中并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只是告诉他,自己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可是因家贫不能上学,只得跟一个街边艺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没想到竟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最后希德里说:“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距离,人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希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惊醒。后来皮尔努力学习缝纫技术,转而搞时装,开了公司,最终做出了世界著名的皮尔·卡丹品牌,成为亿万富翁。贺蓓文同学最后谈了自己的感想: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只有努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逐步接近理想,实现理想。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得到了教育和启示,纷纷谈自己的感想,鲍旖旎抢先发言。她说这个故事使我很受启发。一个人的理想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环境来确定,做为一个大学生,又欣逢盛世,一定要为振兴中华树立自己的理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时代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
伍睿宇接着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特别要注意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理想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为实现理想一步一步不停顿地努力奋斗。
班会结束时,主持人总结说,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为我们提供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是由一个个目标的不断实现而积累起来的,我们要用理想点亮人生,用努力实现理想。努力从今日始,就能一步一步登上高峰,欣赏壮丽的景色;努力从今日始,就能爬上树梢,品尝最甜美的果实;努力从今日始,大学生就能踏入人生最辉煌的知识殿堂。我祝愿大家为理想不断努力,战胜成长路上的一个个难题,为我们20年后的相聚,多创佳绩。
2、茶学二班主题班会
主题:怎样确定人生理想。
全班同学通过讨论,认为理想不是幻想更不是妄想,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理想。最后归纳了四条:
一是,个人的智力状态如何?
对自己的记忆力、思考力、反应力、敏捷度、以及文字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推断能力等进行评价,是居于一般水平、中等状态还是较高程度;判断自我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状况,是逻辑思维强还是形象思维长,思考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最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是、自身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对在儿童、少年、青年时期自我形成并逐渐显露天赋的兴趣爱好进行回顾与总结,是偏爱体育、艺术、绘画、歌唱还是喜爱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某一领域。要善于对个人的兴趣爱好做出求实的判断,这是人生目标确定的重要参考。
三是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
先天发育状态,有无残疾或严重疾病,身体素质的强弱程度,有无某方面的超常功能(如体力、动作、嗓音等),均是选择目标的重要基础依据之一。
四是自身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是属于内向型性格,还是外向型性格。性格趋向是积极性格,还是消极性格?
通过比较全面地自我“透视”,找出自己的优、劣、长、短,争取对自我的身心状态、智能特征等,做出相对准确的判定,可作为思考、设计、选择人生目标的基础。
因此人们设计人生目标时,如能根据自己的全面情况来确定,一定能更加顺心更加努力地去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园艺园林学院组织学生代表与校友座谈“人生理想”
由关工委副主任邓亮华老师联系和促成,园艺园林学院关工委主任张素芬副书记带领关工委老同志和学生班团干部代表十余人,于11月22日赴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与86级园艺专业的老校友、国际交流处处长叶劲松进行关于“人生理想”座谈。
叶劲松校友在校期间担任过学院学生会主席,是名优秀班团干部。毕业后经过基层的锻炼,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他首先对母校的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高兴和欢迎,然后根据自己毕业后20多年的经历重点谈了“人生理想”的认识和感悟。他说“我体会上大学时就要确定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事业的成功”。有了理想,人生才有目标,奋斗才有方向,前进才有动力。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在大学时,曾代表同学对宿舍楼的安全隐患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被领导重视采纳。在这一小事的成功中他得到体会:要成功第一就要执着。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不管工作多么困难,环境多么艰苦,始终执着对成功的追求,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他特别提到基层工作经历对一个人是一种财富,大学毕业后都要从基层做起,一步步走上来,积小成功为大的成功,这就需要执着。第二就是要诚信。他说在工作中要做到“公私分明,诚信做人”,用自己对人对事的真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这样就能得到信任,积累人脉资源,这都是成功的条件,第三是要有宽阔的胸怀。当今社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顺利,也有挫折,都要学会坦然面对,顺利时不松懈,挫折时不灰心,这样才能冷静地抓住机遇和战胜挑战,走向成功。叶劲松学长的人生感悟和成功的经验,使同学们很受教育和启发。
下面摘录几个同学的体悟:
2012级园林3班郑晓雪感慨地说:通过这次座谈,使我进行反思,自己进入大学时感觉很迷茫,不知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听了学长的感悟,让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今后应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向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学长还告诉我,只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成果。
2012级中药班伍睿宇说:很荣幸地参加这次座谈。几位学长用自己的丰富人生阅历总结出的人生道路上的成功经验,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他们让我领悟到人生成功的三要素:第一,正确的人生理想,第二机遇的把握,第三,持之以恒的执着。首先,正确的人生理想让我们明确努力方向,在奋斗的路上才不会迷茫,总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自己的价值;其次,把握机遇也很重要。漫长人生道路会有一些机遇,要学会把握机遇。最后,没有人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执着地坚持下去,跌倒了再爬起来,最后达到人生目标。对照自己也认识到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人生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不够努力。现在自己下决心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自己的航船不偏离正确的航道;彻底克服自己的惰性,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园林二班杨同学说:有幸参加这次座谈感受颇深。学长告诉我们,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和广阔的舞台,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更应该确立人生理想,抓住机遇,奋勇拼搏,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学长指出个人的品质,对于实现理想,发展事业至关重要。并强调了几种重要的品质,一是执着,对于选择的专业和人生道路要坚定的走下去,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二是真诚,对人要真诚,不能虚伪应付;三是胸怀。胸怀要宽广,要有度量,要善于与人合作;四是诚信。说到的事一定要做到,要能够克服困难去帮助别人。我感悟到,做为年轻人要注意培养这些品质,有了这些品质,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2012级植物资源工程班唐飞说:参加这次别开生面的座谈,是一次真正意义的“第二课堂”,让我们这些年经一代懂得在这浮燥的年代,只有沉下心,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才有机会取得成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加强学习,把自己充实起来,才能实现理想。
送:校办、校关工委顾问、委员、各学院、各二级关工委
(共20份)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