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第十一期(总第120期)
●“感恩为先”主题教育活动情况交流之十三
——湖南农业大学第十一届“演讲十佳”大赛
湖南农业大学第十一届“演讲十佳”大赛
今晚上台参加决赛的十四位同学都能紧扣演讲主题,格调积极向上,表达流畅,普通话比较标准,衣着整洁,仪态端庄,体现了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同学们在演讲中,表达了对父母、老师、学校的感恩之情,阐述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以及自己在学风建设中应担当的责任。同时,有的同学对校园里一些不良的现象如不知恩不感恩,逃课挂科,考试作弊等提出了批评,这说明同学们是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的。学风是一所大学气质和灵魂的体现,通过学风建设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习方面的诚信。良好的学风能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是建设学风的主体,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懂感恩,知荣辱,正学风三个方面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有一句名言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之心。”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都是建设良好学风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必定具有的思想品德。懂感恩,知荣辱,正学风这三句话九个字统一到同一个目标: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通过演讲比赛,同学们可以锻炼口才,提高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同学们更要理解演讲主题的深刻含义,同时让演讲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染和影响他人,希望同学们不论是在台上讲或在台下听,都能从演讲比赛中有所收获。最后,我用5号选手演讲词中的三句话作为这次历时43天演讲活动的小结:孝敬父母懂感恩,热爱农大知荣辱,勤奋学习正学风。
食品科技学院举办“感恩为先”主题教育报告会
4月16日晚7点,食品科技学院“感恩为先”主题教育报告会在八教三楼会议室举行。报告会由该院党总支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刘峻峰老师主持,院关工委副主任沈维凤老师为2011级三个班级的100多位同学作了题为“感恩”的报告。
沈老师说,从内涵上来说,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人成功时要感恩,失败时也要感恩,感恩可以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温暖,激发挑战困难的勇气,获取前进的动力。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心情,就能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心。感恩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来自心灵的认同,例如大自然对人类慷慨的恩赐,给了人类太阳、兰天、草原和大海,我们对大自然认同的同时要怀有虔诚的感恩之心。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而后是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知识、尊重周围的一切,人们就是在自己与他人和社会互相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来追求生命意义的,而感恩是其中的基础和支点,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高尚品德,一种美好的真挚的情感,如果缺乏感恩之心,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感情的缺失,失去亲朋好友,变成孤家寡人。有了感恩之心,一个人心中就会时刻涌动着温暖而形成自信、坚定、善良的处世品格;就能擦去心灵的灰尘而不麻木;就能稀释心中的抱怨、狭隘和蛮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就会对别人、对周围环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心胸变得宽阔。感恩是一种回报,受恩之人要懂得回报,回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回报在生活中是常常发生的,感恩可以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却会留下很深很深的情。
沈老师说,怎样感恩呢?首先要有感恩意识,第二要有爱心,第三要有实际行动。沈老师例举了许多真挚动人的中外感恩事例,介绍了感恩歌曲、感恩谚语、感恩名言,使得整场报告既富有哲理又充满情趣。沈老师说,希望同学们树立感恩思想,培养感恩意识,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之心会改变生活态度,诚实的态度会夯实行动,务实的行动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优化性格,健康的性格将收获美丽的人生。
(食品科技学院 谭卉报道)
报:省关工委、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校领导
送:校办、校关工委委员、各学院、各二级关工委
(共4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