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滨湖商场
  • 电话:0731-84635220

敬业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治学态度与作风

时间:2016/09/12 08:27:00  来源:   作者:   点击:

(转发自教育厅关工委简报2016年第四期)

 

敬业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治学态度与作风

   ――“心无旁骛,求知问学”主题教育活动辅导材料

 

湖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南 师 范 大 学 马 列 学 院

 

著名儒家经典《礼记?学记》中有“三年视敬业乐群”之说:入学三年后要考察学生是否敬重、专注学业,乐于与人相处。宋代理学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即求知问学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勤奋刻苦,尽心竭力。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更将“敬业乐业”视为“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何谓敬?梁启超的理解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由此不难理解,敬业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治学态度与作风。敬业首先是“敬”学业,然后才是“敬”事业。在当前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对于所有青年学子而言,敬业无疑是指专心致志于学业,在求知问学中心无旁骛。

一、话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在“大众创业”方兴未艾的时代,如此郑重的提出专心致志于学业的话题?在高校学生面对创业心潮澎湃、跃跃欲试的氛围中,要求大家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是否脱离时代,不合时宜?让我们先了解目前大学校园内青年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尴尬。

1、让学生自己汗颜的大学校园学习状况

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是目前众多大学生组织或学习实践小组热衷的课题,但大多数调查者并没有在完成调查项目后产生成就感。因为兴冲冲的调查过程与令调查者自己汗颜的调查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请看几组调查数据。

――某“985”高校

“被调查学生中,课程不需要重修的占76.8%,偶尔重修和重修课程没超过两门的学生分别占17.9%和5.3%。照此推算,全校大约超过25%的学生都有重修课程的经历。

“导致逃课、重修的各种原因中,对课程不感兴趣占73.2%,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占51.8%,缺乏学习动力的占58.9%。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占30.4%,认为自己学习效果更好的占26.8%,学生会、社团、兼职繁忙的占16.1%,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占14.3%。”

“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19.6%,多数情况下能完成作业的学生53.6%;课余时间,每天学习时间低于1小时的学生37.5%,低于2小时的39.3%;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和偶尔去图书馆的学生分别是12.5%和46.4%,只有考试才会去的占21.4%。”

“53.6%的同学利用电脑主要进行信息浏览、资讯,20.4%的同学利用电脑主要进行聊天交流,只有16.2%的同学主要利用电脑进行学习,用电脑主要玩游戏的占7.6%。”

――某一般本科学校

“一学期缺课次数在6次以上的将近27%,3次到5次的为24%,不缺课的为21.5%。厌学非常严重的31.6%,一般严重的47.2%,几乎不厌学的2.5%。”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迷茫与冲动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从中央到地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竞相出台。不少在校学生对此充满期待,有的甚至喊出“要创业,先退学”的口号,憧憬着成为中国的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续写苹果、微软和Fasebook的神话。但创业不是编故事,不能只凭满腔热血或盲目冲动。现实生活中确有休学、退学或在校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是迷茫与尴尬。不少学生把创业与赚钱划上等号,因此创业实践大多停留在开店子的层次。不少人因为忙于“生意”而经常“逃课”,导致成串的“挂科”,面临被退学的困窘。

面对滚滚创业潮,我们在学业与创业之间如何选择?是先富“脑袋”还是先富“口袋”?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抉择。

二、浮躁背后的认识误区

大学校园内的学风所以如此萎靡,固然有着复杂的原因,如市场大潮冲击下的社会喧嚣与浮躁、价值观念的扭曲、以及部分老师职业态度与教学水平的缺失等。但从根源上看,是很多学生对学习与学业的思想误区。比较普遍的认知偏差包括:

1、“读书无用论”

新中国历史上,上世纪60年代的“读书无用论”曾经让几代人深受痛苦,有的甚至抱憾终身。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收入分配的脑体倒挂,“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让不少知识分子深感失落,慨叹“读书无用”。

眼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校招生、收费、就业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就业压力等,又让不少学生和家长发出诸多感叹,如“读大学是注定失败的投资,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不读书永远穷,一读书马上穷”;“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渣当老板,学霸来打工”。受这些观点的影响,很多人对“上大学值不值”产生了深深的疑虑和纠结。

2013年,一位成都女孩在拿到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后,其父亲严词拒绝了她上学的要求。理由是:大学四年的花费至少8万,如果现在出去打工,四年至少赚8万,一出一进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付购房首付,或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个工作每月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赚回16万。怎么算,读大学都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与这位父亲的观点相同或相似的还大有人在。2013年全国高考,约有百万考生放弃考试。这其中除了约20万出国留学的外,弃考学生超过 80万。已经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放弃入学。

    2、“读书实用论”

除了关于“上大学值不值”的认识误区外,另一个困扰着学生的问题是大学专业与课程的实用性问题。回到前面所提的关于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数据中:为什么大学逃课、厌学现象如此普遍?为什么课堂上有那么多的“低头族”?因为73.2%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30.4%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为何如此多的人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对所学专业和课程的实用性产生严重质疑:54.8%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实用性一般,18.69%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实用性不强,7.85%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毫无实用性。所谓专业不实用,即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即使找到一份工作,工资也可能不如农民工,不如保姆。“很多人小学都没有毕业,照样成为身价亿万的老板”。所谓课程不实用,即学习了某门课程,也不能为自己日后的工作提供操作性指导,带来收益,甚至有些课程和知识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完全用不上。

三、读书功利化思潮涌动下的理想思考

无论“无用论”还是“实用论”,核心都是一种盲目的功利主义思维。从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待学业,学业反馈于人的“好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利益。从商业、投资角度看,这样的算账、对比也许不无道理,但从中折射出的学习功利化思维却值得每一个人高度关注。

1、读书真的“无用”吗?

     表面看来,支撑“读书无用论”的“事实”好像有不少,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经不住推敲的似是而非的“事实”

    “有用”与“无用”之争的焦点在于“用”的价值判断标准。“无用”论者以经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判断读书“划不划算”,当然可以信手拈来大堆“事实”依据。如那位不支持女儿上大学的父亲,自己就有“没文化但照样赚钱”的亲身经历。目前我们社会也确有太多的中学、甚至小学没毕业但身价过亿的老板;而很多十几年、二十多年寒窗苦读、奋力拼搏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们面临就业困窘与收入的尴尬。但如果我们不只是停留在“经验事实”与简单对比中,就不能不关注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习的价值能否与商业价值相提并论?中学、甚至小学没毕业是否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学习?以“赚钱”为判断标准,“学渣”的成功机率真的比“学霸”高吗?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业的价值在哪里?宋真宗赵恒曾把读书与“取士”联系在一起,把“升官”与“发财”划上等号,于是便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的诱惑来倡导读书、“励学”。其实这是对中国学术精神及读书人格调的亵渎。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信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尊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条。

  现代学校、特别是大学,追求的是永恒的道德精神,自觉地学术精神和敏锐的时代精神。无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还是社会服务,都关注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民族、国家强盛提供中坚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大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培植个体素养,传承民族传统,同时也提升人类的精神,并且将个体、民族和人类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基于这样的使命与责任,大学给予受教育者的首先是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升华。大学将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思考、领悟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机会释放自己的能力,用实践去检验你大胆,新奇甚至疯狂的猜想。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并产生靠近优秀、追求卓越的动力;明白面对不公,抱怨无用,努力奋斗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公平才是真的;明白自己学习不是为了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学习所形成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念,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读书需要钱,但读书的“回报”无法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如果只是单纯的找一份工作,只要家里有“李刚”式的老爸就可解决;如果没有条件“拼爹”,也可以学一门谋生的技术,可能比读大学更“实在”;如果是想挣钱的话,学一门谋生的技术、做一点小本生意等都可以达到目的。大学学历、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含金量高的学历,当然可能帮助学生谋个体面的职业,但大学学习的价值在于更高的人生境界。大学的意义是让人成为有独立思考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让不成熟的心灵变得成熟,让浅薄的人变得厚重,让浮躁的心变得沉稳。人们读大学的价值目标在于收获一种更加健全、多元和独立的价值观,孕育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土壤,避免“灵魂跟不上身体”。

由此,我们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读书当然“有用”,但这种“有用”不会、也不应该体现为用金钱衡量的商业价值,而应该体现为提升、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

至于那个连中学、甚至小学没毕业就创业当“老板”的群体,我们在羡慕他们成功的时候要关注两个事实:

一是他们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没读书的大老板”在当下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发家”的门道各有不同,但普遍的技术含量都不高。而之所以创业成功,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最早催生的是技术性较弱、市场门槛很低的行业,如餐饮、服装、小五金加工等。由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成本投入少,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一个乡镇往往是几千、上万家企业生产同一产品,涌现出许多企业家、亿万富翁。

但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他们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控制、甚至垄断了这些行业的资源与市场。于是,后两者进入这些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赚钱也越来越难。可以肯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成本投入少的行业,基本没有“新来着”的空间与机会。“没读书”的人要想在这些领域再创辉煌,已近痴人说梦。如果说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曾经造就了一大批“没读书的大老板”,那么中国经济新常态已经宣告:“没读书”也能成为“大老板”的机会微乎其微。未来的“大老板”将集中在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在那些领域,技术含量高且创新性强,升级换代频率快,市场门槛高且饱和程度低。先入者可以率先成为“大老板”,后进来者也可以通过领域拓展和技术创新成为“大老板”。

二是他们“没读书”并不意味着不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大批连中学、甚至小学没毕业的人提供了创业做“老板”的机遇,但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也无情的冲击着每一位参与者。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与主动,那些“没读书”的“老板”们并不是以“没读书”为荣,炫耀自己“连中学、甚至小学没毕业”。相反,他们一方面在创业与竞争中学习,在成功与失败中学习。了解市场,钻研工艺技术,网络人才,琢磨企业成本与效益。一方面深感自己“没读书”所带来的严重缺陷,不惜代价让后代接受最好的教育。

在经过了近40年的竞争与淘汰后,很多曾经名噪一时的创业者都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但也有一批“常青树”屹立于市场大潮之中。他们的沉浮起落原因尽管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是否善于在成功与失败中学习、总结。从“铁匠铺”走出来的中国第一代农民企业家、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用40多年时间将一个乡镇农机修配厂发展成为在国外并购或控股32家企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的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业,是中国农民企业家中的传奇人物。他的传奇首先得益于孜孜以求的学习、总结,因此而趟出了一条中国制造企业独特的升级路径。仅有初中文化的他,不仅创立了一个在全球市场活力迸发的民族品牌――万向集团,而且在经济理论上也颇有建树,被誉为“农民理论家”。香港理工大学为此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对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新一轮创业潮中,“学渣”与“学霸”谁的成功机遇更多、成功几率更高的问题。首先不能否认:没有高学历而自主创业获得成功、赚了大钱的,在当下中国确实大有人在;拥有高学历但未能自主创业、或未取得成功的也大有人在。由于没有精确数据,我们自然无法得出谁多谁少、谁高谁低的结论,但如果一定要进行比较,那么请注意:与“学霸”相比,“学渣”是一个显然要庞大得多的社会群体。没有读过大学的成功者在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中的比例,肯定要大大低于于读过大学的成功者在读过大学的人中的比例。简言之,上过大学的人要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我们之所以发出“学霸为学渣打工”的感叹,是因为我们只盯着没上过大学而创业成功的人,却忽略了没读过大学、也没有创业、或者创业不成功的人更多;只关注读了大学但就业困难、收入尴尬的人,而没有看到读了大学、且就业起点高、创业成功的人。我们把没读大学但取得成功的人看成了多数的代表;把读了大学但没成功的人也看成了多数的代表。“没读书”的老板是少数,“没成功”的大学生也是少数,于是都成了新闻舆论关注的对象;读了大学而且取得成功的人是多数,所以没有新闻价值。这是明显的关注焦点错位。

2、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真的“不实用”吗?

讨论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实用”与否,同样不能回避“实用”的标准问题。如果把“实用”理解为学了某个专业就能谋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获得一份体面的收入,甚至能成功创业;学了某门课程就能在职业实践中简单重复操作,那么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显然是有差距的。但是当我们这样理解“实用”时,便不得不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大学专业是谋求理想职业和体面收入的充要条件(唯一条件)吗?大学课程学习能取代职业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培养吗?

与基础阶段的教育本质一样,大学教育仍然是继续获取新知、开发智力、培育人格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于人才培养而言,大学当然不能无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业务素质,但更注重的是道德情操、科学素养、人文精神、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所提供的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于职业能力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习专业与职业谋取是两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问题。能否谋求一个理想的职业,首先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及所提供的职业岗位数量、特别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同时也取决于求职竞争者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等因素。没有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固然无法在对应的专业领域内谋求满意的职业;有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也未必就能如愿以偿的就业。学习专业只是谋求职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唯一条件)。

目前大学生就业态势也很好的诠释了专业与就业的关系。在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情况下,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同,决定了有的专业社会需求旺盛,有的专业压力山大。但即使需求旺盛的专业,也有部分毕业生无法按时就业;就业形势严峻的专业,也有部分学生轻松的找到就业岗位。

说到有的大学毕业生收入可能不如农民工、保姆,二者之间的究竟有没有、有多高的可比性?本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收入形成机制来看,在一个特定国家,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及其提供的劳动成果;三是劳动者所在行列的劳动力供需状况。以家政服务为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北上广”的“月嫂”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劳动技能及成果决定了“金牌月嫂”的工资收入是一般“月嫂”几倍;劳动力供需状况则决定了“月嫂”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相近的其他服务行列、春节期间的工资标准明显高于其它时段。由此看来,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学历的高低并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必然的正比例关系。人们所以对有的大学毕业生收入不如农民工、保姆感到愤愤不平,更多的是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从培养成本看,一个大学毕业生比一个农民工、保姆高得多。但把培养人才的投资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投资,这本身就缺乏科学性与说服力。

在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期,大学毕业生不能如愿以偿就业的状况仍将持续;在简单劳动、体力劳动还具有很大社会需求与市场潜力的时代,大学毕业生收入可能不如农民工、保姆的现象也谈不上异常。关键是我们要坚信:大学经历可以提升人生境界与奋斗竞争力。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可以做老板,但面对同样的机遇,凭借大学生的素质,会更具发展潜力。大学学习或许不能在理想职业与体面收入方面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一经历将为自身的人格完善、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实用”是更高层次、更深远意义上的“实用”。

对于大学课程设置的“实用”性的质疑,源自对大学使命与大学教育功能定位的误解。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爱因斯坦对大学使命的理解是: “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比方说:“如果青年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那么,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人才首先要成为人,然后才能为才。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情怀、有修养的人,而不是培养一群专于一门的技术工人或是品质恶劣的所谓的“文化人”。

由此出发,大学课程提供给学生的首先应当是知识和思想,而且是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真知识、好思想。这与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的功能是并行不悖的,但大学的使命与功能并不意味着大学可以推崇、奉行狭隘的功利主义。“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功利主义的,人类的进步将不会持久,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无私的研究来充实,这种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只是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罗素的上述见解值得我们深思。

回到现实中,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专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养成,但必须明确: 大学不是职业训练场,不能指望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程后,可以依靠搬用教材、课堂的教条,去简单、机械的应付职业活动。如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学完法律课程就能打赢“官司”;学生也不能奢望学完商学课程就可以在商场所向披靡,学完证券学课程后操作股票、基金只赚不赔。大学的课程学习不能取代职业实践的训练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现大学课程设置确有改革、完善的必要,但无论如何,改革和完善不能抽掉课程的思想与知识,摒弃基础理论,把大学课程降格为单纯的技能堆积与传授;也不应该简单、被动的迎合市场、就业等因素,把大学课程教学变成证照考试的培训。大学生为增强就业竞争力考各种资格证书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而要求大学以此为指挥棒,盲目的增减科目或课程。

至于有人吐槽某些课程和知识在职业生涯中完全用不上,那是因为他们只是局限于职业活动理解课程和知识的“实用性”。对此,下面的推论可能是很好的回应:很多学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与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结缘,甚至不会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但我们显然不能认为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实用性”。因为任何学生不能一辈子没有政治头脑,缺乏政治敏锐性与辨别力。

四、在敬业精神境界中求知问学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中,敬业是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理想与追求。它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信念,即对“业”的热爱、高度认同、倾慕、崇敬的情感。其次表现为一种道德责任,即对“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表现为一种道德实践,即对“业”的专注、执着、勤奋与刻苦。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敬业目前集中体现在大家对于学业的热爱、敬畏与执着追求,以敬业精神为指引潜心求知问学。

1、坚定信念

21世纪“是知识和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将最大程度地决定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以及人类文化的提升。知识是推动发展的最重要工具,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李嘉诚先生的这段感言不仅是他对自己成功经验的精辟总结,也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脉,对社会信念的精确定位。

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宝贵财富,工业经济时代,资源、能源是最大的财富;那么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最大的财富就是知识。而且与土地、资源和能源相比,知识是永远不会丧失或贬值的财富,因为它所创造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社会的进步与人生的充实。

因此,所谓坚定信念,就是坚定对于知识的信念,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不仅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力量,还有认识和改造人自身的力量。个人因为掌握知识而视野开阔,心怀高远,充满睿智、自信,言行举止高雅、得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是个人气质与魅力的根本。

我们敬重那些“没读书的大老板”们。这种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创业传奇与财富神话,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克服自身在学业与知识方面的困难,在打拼中求知,在成功与失败中学习。他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诠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历史的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也许没有给自己带来滚滚财富,有的甚至是穷困潦倒;知识也许没有改变他们自身的命运,但他们创造的思想、知识却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能量,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他们因此而成为人类历史的精神丰碑。现实的看,社会发展更需要文化的积淀与知识的传承、创新,不会认同与接受文化浅薄、愚昧无知。鄙视文化、知识、甚至以无知为荣的人,不管财富如何丰厚、生活多么奢华,在大众眼中只不过是“土豪”而已。

2、保持定力

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求知问学的最大心理障碍是各种无奈与诱惑。“读书无用论”所以在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市场,一是社会流动不畅和阶层相对固化,导致一部分“读书人”深感“无力”、“失落”。特别是“拼爹”现象的存在,使很多身处社会底层的个人和家庭感到,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在“认命”的哀叹中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二是当今社会,个体要获得成功,实现社会地位跃升, “读书”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注重的是基础训练,需要长时间与高投入,不具有“短平快”的特征。 相比之下“读书”之外的成功道路更可能更便捷,更“划算”。特别是社会舆论对“学渣当老板”等话题的大肆渲染与炒作,更让人深信“读书”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是“平民百姓”的明智选择。

对于上述无奈,我们必须在坚守信念的基础上,保持强大的定力,不能随着社会的浮躁与喧嚣盲目“起舞”。“拼爹”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确实存在,但存在的并不就是合理的、无法改变的。最近几年,针对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分布不均、不公,农村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的比例偏低的问题,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如高考招生中实施农村专项计划、西部计划,在高校就业中实施贫困生扶持计划等,目的就是要维护教育公平,缓解“无奈”与“失落”情绪。对于深感“无奈”与“失落”的同学而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潜心求学。“读书”也可能无法实现社会地位的跃升,但不“读书”肯定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面对各种“捷径”的诱惑,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涌中,我们更要保持一份清醒与冷静。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出台各种鼓励措施,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必须明确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针对的主体是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广大劳动者,解决的是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如果有成熟项目或创意、好的团队,尝试创新创业、甚至休学创业也是无可指责的。但必须高度关注的是:

第一、不能把创业与赚钱相提并论,甚至把赚钱作为创业的唯一目的。创业需要成本投入,当然要考虑“产出”、效益,但更要注重自身见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

第二、不能为创业而牺牲学业。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基本素质、奠定人生基础的黄金阶段,荒废学业断不可取。最佳选择是把创业和学业结合起来,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实习项目凝练创业项目,做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领域,学以致用,实现创业与学业的相辅相成。

客观的说,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如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及创业时间等。社会人士和风险投资家所以普遍不看好大学生创业项目,原因很简单,就是存活率太低,死亡率太高。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3%,本科毕业生仅为1.3%。更不乐观的数据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为约2%--3%。创业梦想固然“丰满”,但“骨感”现实告诉我们: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既然如此,我们能作的就是为梦想打好学业基础,做好能力储备,而不是盲目跟风起舞。

 

同学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标准。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一条修身准则。今天我们强调“敬”学业,是为了使大家日后能自觉的“敬”职业、事业。我们今天的学业的深度、广度,决定着我们明天的事业高度和人生的精彩程度。希望我们能消除疑虑,摒弃诱惑,去掉旁骛,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美好时光,在学业上取得尽可能多的收获和尽可能大的进步。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