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滨湖商场
  • 电话:0731-84635220

刻奇的时代

时间:2015/12/08 02:31:00  来源:   作者:景凯旋   点击:
  
 
  

《新周刊》编辑来电,谈到刊物想做一个专题,聚焦当前的“刻奇”(kitsch)现象。比如,当下人们喜欢在微博、微信上晒些美食、风景或自拍照等等,作为对此时此刻情绪的纪念。对此年轻的编辑还用了一个词:“刷存在感”。我觉得这个专题很好。从媒体的职能看,这是一种社会观察,而且是一种敏锐的观察。 

  刻奇一词源于德语,意思是“从街头搜集垃圾”,如孩子们喜欢在街上搜集一些石头、树枝、羽毛和花瓣,互相用来炫耀,或大人们喜欢保存一些破烂,作为他们一生某一时刻的纪念。在西方,这个词后来多指矫揉造作的情感和艺术品,其特征是模仿的、低廉的抒情,就像微博、微信上转发的大量人生感悟,主旨都是珍爱生活,快乐当下。很正确,很慰藉,但同时又很空洞,不能增加人们对存在的深刻认知。 

  作家昆德拉从心理因素阐释了刻奇的成因,即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在他的作品中,刻奇人物都是试图追求某种诗意的存在。为什么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就是刻奇?这与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思潮有关。在西方二希(希腊、希伯来)文化中,生与死是一体的,悲剧与救赎构成生命的本质,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就是这个意思。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世俗化过程,宗教的世界图景消退,理性将生与死截然分开,生命成为唯一的实在,死亡不再具有任何价值,这就是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的实质,绝对肯定生命,使卑微的日常生活具有意义。 

  刻奇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对存在的不真实感受,这也是人们将刻奇视作是欺骗与自我欺骗的原因。由于这种感受是现代人不可避免的状态,所以昆德拉又说,无论我们如何蔑视它,刻奇都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但刻奇之成为刻奇,必须是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将自我感动分享给大众,并想象世界和自己一起感动。需要指明的是,刻奇过去多是艺术家的专利,网络世界出现后,便成了大众的情感抒发特征。所谓“刷存在感”,即是这种对生命绝对认同的分享。 

  既然大多数人都活在世俗的世界中,追求文青的生活及普通人的“刷存在感”就无可厚非。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需要谎言的帏幔遮盖。幸福的人想向世界晒自己的快乐,不幸的人也想在日常生活的挣扎中活出点意思,而“刷存在感”所体现的“活在当下”,也恰恰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精髓,即对活着的无条件肯定——只要活着就行。作为一个普通个体的感受,刻奇或许只是一种世界观的欠缺,但如果刻奇成为一种集体共鸣和感情消费,这个社会就有问题了。正如画家陈丹青所言,这是一个既匮乏又过度的年代。 

  所以,我感兴趣的不是普通人的刻奇心理,而是背后的社会因素。在一个问题重重而传统说教又已失效的社会,要让人们顺从现实,不去思考事物的根本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灌输简单的“正能量”,让人们刻奇起来,快乐至死。比如,每当发生灾难事件,不是揭示真相和提倡反思,而是宣扬制度的优越,将丧事变成喜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汶川大地震时某位诗人“纵做鬼,也幸福”的抒情。这句诗不但道出了刻奇的另一面——遮蔽灾难,而且道出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实质。 

  我们不可能总是怀着高尚宏大的情感,我们也会常常纠结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甚至为世俗的趣味所吸引。因而对于普通人的“刷存在感”,我抱理解的态度,尽管就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大众文化的趋时,以及在其中暂时逃避现实、抚慰人生的状况。但对于知识人的刻奇,我则始终抱着警惕的态度,因为他所掌握的知识学,决定了他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和影响,所以也负有更大的责任。 

  就知识人而言,刻奇意味着不具一种批判性思维,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有意遮蔽。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知识人是余秋雨、于丹等。他们的言说书写与微博、微信上的普通人不同,他们的“高尚”都是出自集体主义或国家主义的情感,而非自我的情感,同时又缺乏知识学的支撑,在华丽的词藻下,裹藏着利益的考量,因而被许多人视作一种煽情的宣传。 

  在这个意义上,刻奇既是观察社会的一个角度,更是检验知识人是否堕落的一个标志。 

点击下载文件: